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旁的朱棡和朱棣低着头,肩膀不受控制的耸动。


陈景恪也心下好笑,小朱这是离京太久,有些跟不上版本了。


以前的版本他是老朱和马皇后心中的宝,现在小小朱才是。


你只能屈居第二了。


不过朱雄英确实聪明啊,自己给他讲的东西,他是真的听懂了。


还不是生搬硬套那种懂,而是和当前的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这智商,才是真正的妖孽啊。


放在前世,可以轻松加入某少年班。


也难怪老朱和马皇后越来越宠他。


这种懂事又有能力的孩子,除了宠着,还能咋地。


不过道理和制度,中间还差着一个实践,而这只能靠朱标去摸索了。


老朱是指望不上了,他对经济确实没啥天赋。


于是,陈景恪就说道:“如何引导海商和百姓,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此事只能依靠殿下去摸索了。”


朱标收起那一点点小尴尬,说道:“我已经有一些思路了,待我整理出来,咱们再详谈。”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有助于打破宗法制度。”


朱元璋对士绅宗族可谓是深痛恶绝,立即就问道:


“说说,怎么打破的?”


陈景恪解释道:“这和人身依附关系有关……”


“在先秦时期,百姓是依附于勋贵阶层的,而勋贵向天子效忠。”


“秦汉之际编户齐民,从广义来看,百姓是依附于国家的。”


“但从小处来看,是依附于土地的。”


“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崛起。”


“百姓开始依附于门阀士族,而门阀士族效忠皇帝。”


“到了隋唐时期,皇权强大士族力量开始被压制,依附关系恢复到了秦汉时期。”


“到宋朝时期,士绅和宗族崛起,百姓的依附关系又发生了改变。”


“百姓开始依附于宗族,然后宗族效忠于朝廷。”


“相当于朝廷和百姓之间,多了一个环节。”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朝廷的力量退出乡间,给士绅宗族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二来是单个家庭力量太小,大家需要抱团求生。”


“其实说白了,还是百姓太穷,只能抱团取暖。”


“既然享受了抱团的好处,那就要受到制约。”


“所以,表面来看百姓一家一户是一个单位,实际上是以宗族为单位存在的。”


“宗族内部分工是很明确的。”


“比如谁来服徭役,谁来种地,就是宗族说了算。”


“专门服徭役的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应役。”


“他家的土地,由专门种地的人帮忙耕种。”


“衙门不会管服役的到底是不是本人,只要人数对就可以了。”


“如果开源计划能行的通,每一家每一户都能因此受益。”


“就相当于是强化了家庭的力量。”


“家庭能自给自足了,对宗族的依赖自然就减少了。”


“甚至当他们的利益受损的时候,就敢于站出来反抗宗族。”


“朝廷马上就要进行清查人口和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百姓强调。”


“他们是一家一户,土地是他们家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的土地。”


“如果有人敢抢夺他们的土地,朝廷会替他们主持公道。”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申明,不承认宗族之权,只承认一家一户之权。”


“虽然眼下这条政令会被他们无视,可等将来我们的计划成功,家庭富裕起来。”


“这条政令就会成为,套在宗族脖子上的缰绳。”


朱元璋思索良久,才说道:“有点意思,不过开源计划能否行得通,还尚未可知。”


“眼下不急,先将税法的事情说清楚吧。”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还有别的吗?”


陈景恪自然知道事情急不来,也没有再多说,而是道:


“有,如果施行一条鞭法,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地方衙门没有了经济来源。”


众人立即反应了过来,确实如此啊。


地方衙门也需要经费的,以往这些经费是哪来的?


杂税。


衙门修缮、物资采购、出差的差旅费等等,全都是从杂税里出的。


正税归入国库,杂税归地方衙门。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禁止杂税的原因。


现在施行一条鞭法,所有的税统一征收,然后归入国库。


那地方衙门就一文钱都没有了。


总不能让官吏用自己的俸禄,来倒贴给衙门当经费吧?


就算海瑞穿越过来,若不想衙门关闭,都要征收杂税。


朱元璋也不禁有些头大,麻烦,改革实在太麻烦了啊。


然后不禁有些庆幸,还好有陈景恪帮忙出主意。


否则自己一辈子都搞不来这些东西。


朱标也眉头紧锁,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


“是否可以采用唐制,按照比例一部分交解国库,一部分地方衙门自留。”


得到提醒,朱元璋也想起了此事,说道:


“唐朝时期的赋税,一部分交解国库,一部分地方衙门自留,一部分送到就近的军队充当军粮。”


“我记得好像是从宋朝开始,才将所有正税全部交解国库。”


“地方衙门想要经费,只能靠加收各种杂税。”


“大明是否可以恢复此制?”


最后一句话,是问陈景恪的。


陈景恪心道,你们都会抢答了,我还能说啥?


“我也以为此法可行,允许各州县截留一部分税款,充作办公经费。”


“只是军需粮草这个,切不可直接由地方转送。”


“必须要先入国库,再由国库调拨给军队。”


众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吃谁的饭归谁管。


地方直接给军队提供粮草,看起来是省事儿了,却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军队到底是听中央的,还是听给他们粮食的州县的?


如果军队和州县勾结呢?


那就是地方做大,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势力。


所以,军粮必须由朝廷统一分配。


朱元璋欣喜的道:“好,那就这么办了。”


“至于州县各截留多少合适,标儿你要好好调查清楚。”


“还有经费的使用情况,也要有详细的账簿。”


“每年押送税金入京时,将账簿一并带来。”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截留的部分就是默认给官吏们的红利。


所谓账簿,这玩意儿太容易伪造了,保证查不出任何问题。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比让官吏开征杂税要好的多。


至少截留多少钱,是明面上的帐。


真要允许他们征杂税创收,那才是最致命的。


再好的税制,用不了几年就会被破坏殆尽。


祝大家2024新年快乐!!!


顺便,今天过节,要陪家人。


请大家允许我请一下假。


不敢多请,就一章的假。


拜谢。


(本章完)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