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人这才想到,确实还没说完啊。


只是都被摊丁入亩的构思给震撼到,以至于忘了还有精简这一条没说。


朱元璋笑道:“一激动给忘了,景恪你继续说,咱听着呢。”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赋税繁琐,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实物税上缴的物品繁多,这个方才我说过了。”


众人回想了一下,仅仅是农作物就分好几十类,确实很多很乱。


“其二是税种,除了朝廷规定的地税和丁税,还会加收多种附加税,比如鼠雀耗。”


鼠雀耗是宋朝搞出来的。


粮食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会有损耗,宋朝就将这种损耗转嫁到了百姓头上。


最开始是地方官吏私收,后来干脆朝廷明文要求征收。


并且将鼠雀耗,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夸张程度。


缴纳一百斤粮食的税,就要再多给二十斤的鼠雀耗。


总共要缴纳一百二十斤。


宋朝赋税之重,堪称历朝历代之重,那是一点都不带假的。


元朝时期,虽然朝廷没有加收鼠雀耗,但地方官吏一直在变着花样的收。


明朝也好不到哪去,名义上没有,但地方官巧立名目,用各种方法在征收多种附加税。


政治清明的时期,附加税和正税持平。


政治昏暗时期,附加税是正税的几倍甚至更多。


“复杂繁琐的税务,既增加了征税的难度,也为官吏提供了贪腐的空间。”


“所以有必要进行简化……”


“我以为,可以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现钱。”


“此法我称之为一条鞭法。”


“再结合摊丁入亩之法,将所有的税统一均摊到天下的土地里,最后以田税的方式征收。”


“最终实现田多者多交税,田少者少交税,无田者不交税。”


朱标赞道:“如此一来,税制就被简化为了田税一项,且由实物税变成现钱。”


“既方便了朝廷征税,又可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


朱元璋说道:“以往杂征都被地方官吏截留,并未进入国库。”


“现在将杂征并入地税,全部都要上交国库,可以增加朝廷的税入。”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确实比两税法更加高明。”


马皇后却有不同的考虑:“好是好,可收获季节往往是粮食最便宜的时候。”


“如果实行此法,交税的时候粮商竞相压价,等交过税再抬高粮价,百姓就要吃两次亏啊。”


其他人都默然不语,确实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可比起优点,这点缺陷完全可以忍受。


如果不是马皇后提,他们压根就不会在意。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此事好办,义仓会在粮食收获的时候收粮备荒。”


“只需要规定一个最低购粮价格,托住粮价不会降的太低,就可减少百姓的损失。”


马皇后也知道此事在所难免,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时,陈景恪说道:“其实这也是我支持开海的原因。”


“百姓家里都种的有棉花,但现在棉织品除了交税,基本只能自用。”


原因很简单,家家户户都种的有棉花,谁还买别人家的啊?


靠城里人那点需求量拉动消费,只能说在这个年代很不现实。


“但棉布等棉织品,在海外是非常紧俏的。”


“海商收购远销海外,百姓就可以用卖布的钱缴纳赋税。”


“粮食可以囤起来,等价格贵了再出售。”


“除了棉织品,别的商品也是一样的。”


“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其它各种手工品,都有机会卖到海外去。”


朱标点头道:“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但具体如何施行,还需要详细的谋划才行。”


陈景恪决定,再给他们上点猛药:


“想摆脱王朝周期律,就不能和之前的朝代走一样的路。”


“历朝历代的财政都系于土地,土地制度崩溃,国家也就亡了。”


“大明要开源,要给百姓找到更多可以活下去的路。”


“开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目的是替百姓找一条不同的谋生渠道。”


“如此,就可以增加百姓抵抗风险的能力。”


“就算将来失去了土地,他们还能靠别的方法活着。”


“而不至于和之前的朝代那般,土地制度崩溃,百姓马上就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开海容易,引导难。”


“虽然宋朝海贸兴旺,可真正从中获利的只有海商和朝廷。”


“占人口大多数的百姓,依然只能靠土地为生。”


“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有效的引导办法,就会步宋朝的后尘。”


王朝周期律?开源?引导百姓?


听到这几个词,朱棡和朱棣都有些麻了。


不是,你们平时就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吗?


朱元璋几人表情只是有些兴奋,就没有别的了。


这些问题,大家确实聊到过。


一本正经的上课只是少数,大多数时候就是闲聊,聊到哪是哪。


王朝周期律自然也聊到过。


只是不一样的是,以前陈景恪只说王朝周期律形成的原因,却没有说过破解的办法。


嗯……也不是完全没说过,只是笼统的提了一下。


发展生产力,是最有机会打破周期律的。


可问题是,生产力是想发展就能发展的吗?


今天他首次拿出了具体的策略,开源。


既然之前的朝代,都是因为土地政策崩溃而灭亡,那我们就找到更多活下去的办法。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可问题又来了。


朱元璋问道:“可是,如何让百姓从开海中获利呢?”


“总不能给他们每家发一条船,让他们去做海贸吧。”


“噗……”朱雄英一个没忍住,笑喷了。


看着笑不停的大儿子,朱标只觉得手痒痒的厉害。


朱元璋却没有生气,而是道:“莫非爷爷又说错了?”


朱雄英摇摇头,说道:“方法景恪方才都已经说过了啊。”


朱元璋愣了一下:“啊,说过了吗?”


朱雄英解释道:“棉布啊,让百姓种棉花织布,把布卖给海商获利。”


“理都是相通的,海商售卖的商品需要从民间采购。”


“朝廷引导百姓生产相关商品就可以了啊。”


“有些地方比较偏远,海商可能不愿意去。”


“这时候朝廷就要想办法,帮助百姓把布卖出去。”


“或者引导海商,去一些偏远的地方采购。”


“总结起来就是,海商是负责售卖商品的人,百姓是负责生产商品的人。”


“如此一来,大家就都能从海贸中获利了。”


朱标看他得意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呵斥道:


“混账,怎么和你皇爷爷说话的。”


朱元璋脸一拉:“伱才是混账,你要是能听懂,也可以这么和老子说话。”


“你能听懂吗?啊?你听不懂就闭嘴。”


朱标被训斥的哑口无言,只能求助的看向自家母亲。


马皇后忍住笑,说道:“这么多人呢,给孩子留点面子。”


朱元璋立即就说道:“就是,这么多人呢,你都不知道给咱乖孙留点面子。”


“他可是堂堂太孙,不要面子的吗,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朱标懂了,自己是多余的。


干脆的闭上了嘴巴。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