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哪吒降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话传说,通常来讲都有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正如陆北顾在合江县的沐佛节所见,现在的《西游记》,才刚刚演变出猴行者和深沙神两个角色形象。


所以基于《西游记》进行二创的《封神演义》连影子都没有呢。


而之所以想到《封神演义》,是因为陆北顾刚才一听到韩子瑜所说的“童谣”,那故事肯定需要符合孩童们的传唱喜好,而且不能太复杂。


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如今整座泸川城被大水所内外侵袭,那么还有什么故事,比“水淹陈塘关哪吒降龙”更合适的呢?


实际上,哪吒这一形象,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的,而与龙王产生关联,则是要追溯到唐朝的时候了敦煌壁画《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就描绘了哪吒与龙王共处一画的场景。


而最经典的“抽龙筋”这个剧情,在如今的仁宗朝,也刚刚有个雏形,也就是佛经《佛说最上秘密那拿天经》所提到的哪吒“以龙为络腋、为腰绦”。


至于哪吒降龙,得等到元代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了,这里面才出现哪吒以孩童形象降服独角逆鳞龙,标志着整个故事从宗教文本向民间演绎的过渡。


沉思片刻,陆北顾打算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的哪吒形象,结合目前泸川城的现状稍作改编,来写一个易于儿童传唱的神话故事。


而这个神话故事,情节显然不能太过复杂,文辞也不能太过讲究。


要是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普通市井百姓根本看不懂,就更别说传唱了。


在韩子瑜的书案前,陆北顾提笔开写。


韩子瑜就在旁边看着,发现这个名为《哪吒降龙》的神话故事,开头似乎就很有意思。


“东海龙子敖丙,性狞戾,仗水伯之威,岁索童男童女为牲,陈塘关俯首纳祭九载,民皆衔骨泣血。


陈塘关守将李靖之子,名哪吒,幼诞自灵珠,得仙人太乙真人垂青,赐乾坤圈、浑天绫二宝。


适哪吒七岁,天大旱,赤地千里。


敖丙不施霖雨,反遣海中妖将攫童男童女于岸,哪吒愤而救之,敖丙闻讯来,现真形,张口欲扑。


哪吒叱曰:‘孽畜敢尔!’


遂毙敖丙于乾坤圈,抽筋为绦,悬尸礁骨,众妖将大骇,禀于东海龙王。


龙王震怖,挟涛而至,浪涌千仞,水灌陈塘。”


韩子瑜问道:“这龙王水灌陈塘关,意指的便是如今被大水所困的泸川城?”


“正是如此。”


陆北顾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写的,目的便是令这个故事真正能够起到影响城中舆论的作用,肯定要加入一些最契合当下的内容。


随后,他继续写着。


“陈塘关中绅耆惊惧,诣李靖曰:‘今令郎逞凶,抽龙子筋髓,乃绝我陈塘生道!乞将军念关中百姓,献此子以息龙怒!’


绅耆复言:‘关墙或固,然吾侪肉躯,焉抗龙霆?献一人,活一城,非大义乎?’


哪吒欲战,靖阻且收其宝。


哪吒目眦欲裂:‘父跪龙九载饲人子,今又缚亲儿献妖乎?儿虽小,尚知‘唇亡齿寒’之理,龙王所虑,不过陈塘关中,儿凭乾坤圈、浑天绫二宝尚有一搏之力,若献儿,则陈塘关亦不复存矣!’


靖默然。


哪吒遂横剑慨然曰:‘老鳞,吾岂以一人累万民!此身骨血还父母,休害陈塘百姓!’


哪吒既除,龙王再无所虑,其现形曰:‘一子之恨,安足平哉?’


第135章《哪吒降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