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谋反,是为了自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紫宸殿是太极宫后殿,也是皇帝的便殿。


用于接见重要或亲近的臣属,办理政务,在便殿办公相对要轻松一些,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礼节。


东宫距离太极宫很近,只有二十步。


但这些时间,足够李承乾理顺思路了。


现在是贞观十六年九月,李承乾被发现造反,罢黜太子位是明年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承乾放松不少,逐步回忆原身的情况。


武德二年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唐高祖李渊亲自为赐名承乾。


尚在襁褓中被封为恒山王,三岁的早教老师是长孙皇后的侄子,隋朝民部尚书长孙炽的孙子长孙家庆。


五岁的老师是儒学大师陆德明与孔颖达。


七岁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被册封为太子。


小时候的李承乾天性聪颖,早慧且仁孝,风采峻峭而威猛,内心仁慈且深情,深受长孙皇后跟李世民的喜爱。


十二岁就开始接触朝堂政务,十三岁便行监国之责。


当李承乾病重时,不信僧道的李世民,请来道士和尚为他祈福。


康复后又大赦天下,修西华观和普光寺。


十五岁行加元服之礼,李世民因此大赦死罪以下囚犯,并赐五品以上官员之子为父后者升一级。


全国上下欢庆三天,又设宴款待群臣,赏赐绢帛不等。


十六岁娶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氏为太子妃。


同年五月,唐高祖李渊逝世。


居丧期间,李世民下诏令太子监国以处理军国大事。


李承乾表现出色,“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此后每当李世民外出巡幸时,太子承乾便留京监国。


第二年,贞观十年,李承乾十七岁,马上跌落,摔断左腿。


也是这一年,长孙皇后病逝。


他失去了母亲,李世民失去了妻子。


一直到这里,李承乾都是拿的朱标模版,父慈子孝,太子之位稳固不可动摇。


直到贞观十三年,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这是历史的诅咒,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顺位继承的太子。


性情大变,曾经温文尔雅的太子开始变得叛逆不羁。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的喜爱,逐渐转移到了四子魏王李泰身上。


这很是刺激了李承乾。


就像是小孩子吸引别人注意那样,干一些错事,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意识到,他选择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让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十多名老臣轮流劝导李承乾。


在这些老臣的轮流说教下,李承乾终于彻底放飞自我。


李承乾的屡教不改,让李世民越发失望,也更加宠爱四子李泰。


以至于李承乾最后走上谋反的道路,从而被废。


记忆逐渐变得清晰,现在的‘李承乾’,感觉到身体里传来莫大愤怒。


男宠被杀的愤怒,不被重视的愤怒,父亲偏爱的愤怒。


男宠这块,李承乾强行压了下来。


另外两处,就有些压不住,颇有几分感同身受之感。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在思索往后的路子。


是收敛心思,继续当这太子,还是走谋反的道路。


李承乾仔细思索。


真正性情大变的关键点,是李世民逐步瓦解太子势力,对魏王却是处处僭越偏爱,加强其势力。


要说他没有换继承人的想法鬼都不信!


只是碍于长孙皇后的遗言一时找不到借口废太子而已。


在这种环境下太子不被逼反就有鬼了。


别说皇家,就是平民百姓之家,父亲如此区别对待两个儿子,那也必然祸起萧墙。


不反难道坐以待毙吗?


原来,不管是从前的李承乾,还是现在的李承乾。


早就已经没有了选择。


谋反,是为了自救。


第一章:谋反,是为了自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