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雄英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虽然老朱培养他可谓尽心尽力,处理政务什么的也从不背着他。


可还真的从未正儿八经,教过他批阅奏疏。


所以,他自然是很感兴趣。


于是祖孙和睦的一幕就出现了,老朱手把手教他处理政务,并讲解为何要如此处理。


朱雄英学的很认真,一边学习,还一边和自己所学印证,感觉收获良多。


其实朱元璋也一样,自己单独处理政务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可教孙子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朱雄英学懂一个道理,他就更感到开心。


渐渐的,他的想法也变了。


从原本想找个‘苦力’,到现在喜欢上了这种教学工作。


不过朱雄英年龄毕竟还太小了,见识远远不够,心思也不够成熟,慢慢的就积累了很多疑惑。


老朱确实不是一个好老师,他先是给朱雄英解释,见解释不通就拿出更多同类型的奏疏。


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让朱雄英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些问题,确实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


但有些问题这么做,只会加重疑惑,让他更加的迷茫。


不过还好朱雄英不是闷葫芦性格,有问题就去找陈景恪求教。


陈景恪虽然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作为医生,心理学是必学的。


再加上行医过程中接触的实际病例,网上看到的信息……


他对教育还是了解一些的。


对于朱雄英的很多问题,他都给出了解答。


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释,也会帮他开解。


有句话说的好,解决问题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制造问题。


老朱灌鸭式教学产生的问题,很快就超出了他的解决速度,朱雄英心中积累了大量的疑问。


这些问题,有些无所谓,靠着时间就能找到答案。


有些问题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成长的。


没有办法,陈景恪只能找到老朱,将问题讲了一遍,然后苦口婆心的道:


“陛下,我知道您望孙成龙心切,可太孙才九岁啊。”


“您这样教很容易出问题的……应该循序渐进慢慢教。”


“况且,我以为现在提高他的眼界,培养他的思维方式,比学会批改奏疏更重要。”


“您现在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扼杀太孙的自我个性啊。”


朱元璋不确定的道:“咱真的过了?”


陈景恪说道:“您想想,当年是如何培养太子的。”


这一对比,就更明显了。


太子先接触一些简单的奏疏,等十几岁学有所成,逐渐接手部分政务。


到朱雄英这里,步子迈的就有点大了。


朱元璋尴尬的道:“嗐,是咱心急了点,以后会挑一些有特点的奏疏给他。”


说完,老朱心里叹息一声,偷懒计划失败。


之后他没有再如这般教朱雄英,而是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奏疏,拿给朱雄英让他练手。


能不能给出解决方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知道朝廷会遇到这方面问题。


然后让他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


如此一来,效果就出来了。


朱雄英轻松了不少,对国家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这其中陈景恪也出力甚多,经常帮他分析问题。


这天,朱雄英又拿着一份奏疏过来:


“景恪你快来看看这个,是工部拿出的治黄之策,你看看怎么样。”


(本章完)


第122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