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让他当驸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邱广安本身就是《洪武算经》副总编纂,自然不会反对此事。


更何况太子都赞助了钱财,还给出了主意,他就更不会反对了。


不过他也没有自己出面,而是找来自己的一个远房侄子去办。


陈景恪亲自去见过那个人,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邱一新。


看起来很沉稳,眼睛里时不时露出的一抹精光,彰显他心中颇有算计。


印书的事情很是顺利。


中国古代对私刻管制非常宽松,私人印书馆到处都是。


找一家口碑不错的,钱给到位,不出半个月五千册《基础算学》就印好了。


接下来寻找合作商人的事情,遇到了一点麻烦。


倒不是商贾对新符号不感兴趣,而是不知道推广此书会不会带来麻烦。


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不过正如朱标所言,多找几家总会有人同意的。


有了第一个松口的起榜样作用,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


应天府作为大明京师,各地大商人云集,很容易就找到了四十余家商人合作。


每家一百本《基础算学》,推广出去就可以了。


怕这些商人不用心,或者干脆不遵守约定,邱一新稍稍透露了一下身份。


户部,掌管钱粮赋税。


虽然明初不征收商业税,但户部依然掌握着他们的命脉。


得知他背后是户部左侍郎,那些商人顿时就收起了小心思。


至于会不会有人以此告御状,然后朱元璋找邱广安的麻烦。


也不用担心,毕竟朱标亲自背书的事情,老朱自己也知情。


还剩下几百本,陈景恪没有走商贾路线,而是拿出一部分赠送给了参加算科考试的考生。


一开始这些考生还很不以为然,以为是哪个有钱人编写的算书,通过这种方法推广。


这种事情在古代很常见,自费印刷书籍,白送给人家做推广。


很多人因为支付不起高昂的印刷费,导致作品失传。


比如《徐霞客游记》,差点就失传了。


只是当他们打开书,看到里面的内容,彻底惊呆了。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这些人毫无障碍的就接受了新符号。


悄悄关注这一切的陈景恪,也松了口气。


只要这些人肯接受,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还有一部分,他白送给了应天府内的书店,条件是将书摆在显眼位置。


白捡的便宜,书店老板自然不会拒绝。


正逢科举,数万各地读书人齐聚应天府,书店的生意自是红火。


每天都有很多读书人来这里寻找书籍。


陈景恪到不指望他们购买新算书,真正目的是让他们看到。


营造一种,新算学符号在应天府很流行的错觉。


等他们回到老家,看到新算学符号,就会习以为常。


甚至会得意的告诉周边的人,这种新符号在京师很常见,你们太大惊小怪了。


这就是应天府作为京师,所带来的天然效应。


做完这一切,陈景恪就再次消停下来,剩下的就是新符号逐渐推广并广泛使用。


这个过程不会很快,着急也没用。


况且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一直在关注着他。


期间并未对他的做法发表任何意见,直到他做完所有布置,选择静静等待才露出赞许之意。


并对朱标说道:“耐心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以前咱担心他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今日看来并非如此。”


“此子将来可堪大用,你当善用之。”


朱标也很是认同这一点,不过随即就疑惑的道:“您不是要将他留给英儿用的吗?”


朱元璋摇摇头道:“一味的压制并非良策,郁郁不得志很可能会改变他的性情。”


“况且天赋固然重要,阅历同样不可或缺,而经验需要去做事才能获得。”


“等到你继位,他理应过了加冠之年,也是时候给他锻炼的机会了。”


朱标点点头,马上又反应过来不对劲儿,连忙说道:


“您瞎说什么呢,您和娘肯定能长命百岁的。”


朱元璋不屑的道:“放屁,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七十咱就满足了,长命百岁你也真敢想。”


然后他严厉的道:“你记住,切不可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否则九泉之下咱不认你这个儿子。”


朱标也正色道:“爹您放心,我断不会有此等荒谬之想。”


朱元璋点点头,继续方才的话题:“咱一直觉得,治国不就是这样吗,咱能做的比任何人都好。”


朱标忍不住说道:“您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不弱于历代明君。”


朱元璋笑了笑,叹道:“以前咱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和陈景恪接触久了才知道,治国真的需要天份。”


朱标也沉默了。


以前他觉得,自己身为皇太子,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站的也足够高,看的肯定也比其他人远。


可是和陈景恪相熟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高屋建瓴。


在这一点上,大明无出其右。


陈景恪虽然没有直接说,大明的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可通过断断续续的‘讲史’,让他们看到了很多不足之处。


这些缺陷,有的眼下已经暴露出了问题。


有些眼下看似不错,但未来必然会出现难以收拾的恶果。


朱元璋的感慨来的快,去的更快,迅即就严肃的道:


“好好的看着他,若他无二心,就给他荣华富贵。”


“若感觉控制不住他,就立即将他除掉。”


朱标郑重的点头,然后迟疑了一下说道:


“他还未娶妻,要不就让他当驸马?”


联姻,是最常用的加固关系之法。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问道:“驸马造反的还少吗?况且你忘了李文忠旧事了?”


“啊这……”朱标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这也是宋朝之后,开始提防驸马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和文官做大也有关系。


外戚太容易威胁到文官的领袖地位了,必须打压。


至于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战神’李景隆的亲爹。


老朱把他当成亲儿子一样对待,年纪轻轻就大权在握。


然而他在驻守严州防范张士诚时,和一个娼妓有染。


这是严重违反军纪的事情,按令当处死。


朱元璋杀了娼妓训斥李文忠。


然后李文忠怕被处罚,竟然要投靠张士诚。


虽然最后没有这么做,但作为朱元璋的亲外甥,产生这样的想法都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虽然老朱还是原谅了他,却也是对驸马一类的外姓人,不再如之前那般信仁。


大明的驸马难当,估计和这件事情也有关系。


洪武朝时情况虽然没那么严重,但真正志在朝堂的人,也不愿意当什么驸马。


朱标叹了口气,准备放弃这个念头。


哪知朱元璋话锋一转道:“联姻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此事先不着急,先观察几年再说。”


“如果他的表现能让咱满意,咱倒也不是不能给他开个特例。”


第81章 让他当驸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