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元如此想并不奇怪,就连大明内部,也都认为朝廷要打一场大仗。


民间议论纷纷,军方的反应更加激烈。


各地边军全员就位,枕戈待旦。


但是军方将领却并不觉得高兴,皇帝支持打仗这自然是好事,可现在真不是全面出击的时候啊。


强行开打,危险性太大,折损率也高。


于是几位统帅纷纷给朝廷上奏。


由于朝廷还没有明确下旨开战,他们也不好直接说自己的意见。


只能假借汇报工作,来阐述自己的意见。


基本上都是介绍敌我形势,然后隐晦的表示,眼下开战时机不成熟。


朱元璋看到这些奏报,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并没有解释,借着这个机会让军方提高警惕,同时震慑一下列国也不错。


陈景恪得知此事,相当的无语。


咋牵扯到军方了。


不过这样也好,就更不会有人怀疑朝廷的真实用意了。


到时宝钞改革就能进行的更加顺利。


这也算是另类意义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吧。


-----------------


纷纷扰扰中,万众期待的科举终于即将到来。


本次科举是十三年来第一次,且还是恩科。


所以举办时间并不是二月份,而是放在了十一月份。


报名方式也是特事特办,只需在县里面参加一场考试,获得名额之后即可直接赴京参考。


明年的正式科,则放在了二月份,这是历朝历代举行京考的固定时间。


如此安排,对考生也有好处。


十一月份没考中,在京城住上几个月,再参加来年的就可以了,省去了来回奔波。


还有些离的比较远的,比如云南那边的考生,估计是来不及参加十一月份的恩科了。


只能参加明年二月份的正科。


再往后就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了,必须先考秀才,再考举人,然后才能来参加京考。


报名条件前所未有的宽松,导致大量读书人齐聚应天府。


秦淮河两岸就不提了,但凡能住人的地方全都被住满。


就连城内大大小小的客栈,也全部客满。


很多考生找不到客栈,就想办法住在百姓家里,算是早期的民宿了。


还有些考生借宿在寺庙道观。


这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也带动了应天府的消费,各种商家都赚的盆满钵满。


秦淮河上的画舫,日夜不休。


朱元璋大怒,接连下旨申斥,才止住了这股风气。


但读书人嘛,懂的都懂,私下依然有不少人偷偷摸摸过去享受。


只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了而已。


朱雄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读书人聚在一起,也非常感兴趣。


就和朱元璋说了一声,想要见识一番。


朱元璋自然不会阻拦,只是叮嘱他不要泄露了身份。


陈景恪作为伴读,肯定也要跟在身边的。


一行人乔装打扮离开皇宫。


先是在城内转了一圈,朱雄英觉得不过瘾,就去了秦淮河畔。


但给陈景恪十个胆子,都不敢让他去青楼画舫,于是转了一圈之后就去了本地最大的一座酒楼。


状元楼。


从大门口那個崭新的匾额就能看得出,这个名字大概率是新改的。


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这家酒楼的老板,是个会做生意的。


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