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老朱赏赐牛肉的用意,国力上升期的大明(二合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标说着,给萧寒夹了一口东坡肉,嗯,如果,这还能叫东坡肉的话。


萧寒看着这上糖色上的发黑的肉块,先是一阵沉默,在心里给自己打了几番气,才用筷子把肉放进了嘴里。


“味道如何,好吃么?”


朱标看着咀嚼东坡肉的萧寒,眼中颇为期待,自从那一次和萧寒亲自下厨之后,朱标也是把做菜当成了一个爱好,在不忙的时候,都会进行练习。


至于什么太子不下厨,什么礼数问题,对于朱标而言,都是狗屁!


反正,朱标还想在今年马皇后的寿宴上亲自下厨,为他娘亲手摆一桌酒席。


那理所当然,好兄弟当然要来试一下菜肴,不然,朱标可不放心。


当然,他不忙的时候并不多。


“嗯能吃。”


萧寒缓缓将肉咽了下去,方才看向朱标,轻声开口道。


“你这家伙.”


“就不能说好吃么?”


朱标翻了个白眼,就这家伙这情商,朱标真怕哪天要是自己和老头子不在了,被谁给弄死了。


不过,话说回来,以萧寒的能力,在眼前的大明朝堂上,只要萧寒不去找别的大臣麻烦,他们都要烧一柱高香了,至于弄萧寒,未来几十年估计都不会有人有这个能力。


如果有,那只能是脑残,完事想去阎王殿,找阎罗王报道了。


“我这个人向来正直,不喜欢说假话。”


“但如果是太子殿下问的话,臣倒是可以说.”


“嗯,还算好吃吧?”


萧寒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标,便是微微点头道。


“滚蛋!”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段时间金陵城试点进行大明宝钞市场,从我的角度看觉得还算运行的不错。”


“粮食的利用率更高,豪门世家少了朱门酒肉臭,贫民百姓也能换到廉价的粮食,避免了路有冻死骨。”


“孤有想法推广到大明全国范围,你怎么看?”


朱标又是翻了翻白眼,随即,便是喝了一口酒,对着萧寒问道。


“我不建议你这么早将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


萧寒放下筷子,轻泯了一口酒,看向朱标摇了摇头道。


“嗯?”


“此话怎讲?”


朱标对着萧寒发问道。


“第一。”


“大明宝钞试点的时间尚短,文人世家只是其中一个团体,属于金陵城中的地头蛇。”


“其他会和大明交易市场产生摩擦的群体,还没有图穷匕见。”


萧寒放下酒杯,微微呼了一口气。


“比如呢?”


朱标眼睛有些发亮,他就知道萧寒早有腹稿,这不过这家伙嘴严的很,如果自己不主动问,萧寒就不会说。


“地方豪绅,富商巨贾,这些人都是同样绕不过去的团体。”


“而且,蒙元对于汉地十八省都是放养政策,除了收税什么都不管,商业直接继承了前宋时期,甚至还要更盛行一些,若非老爷子执行了海禁,这些人的力量还能更强。”


“从我大明交易市场的角度来讲,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甚至还能比文人世家更大一些。”


“毕竟,对于文人世家兼并土地,购置田产,只是外围利益,他们真正的核心利益,乃是垄断知识,拥有四书五经的释经权。”


“而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才是真正以土地和财富作为核心利益的人。”


“我们借机打击文人世家,但是对于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却是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敲山震虎之下,他们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于我大明宝钞没有想法,无论是恶意扰乱市场,还是借机投机倒把谋求利益,都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一次性要把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显然不合理。”


“况且,我大明现在还缺少了想要把宝钞推广到全国的基础。”


萧寒对着朱标遥遥举杯,喝了口酒。


“什么基础?”


朱标双眼微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大明粮食不够啊。”


“应天金陵城作为国都,故才有着足够的粮食,去作为大明宝钞的试点。”


“但是我大明经历了蒙元多年的肆虐,各地的情况都算不上太好,连年战乱之下,很多土地都成了荒地。”


“应天府之外,还有很多流民,虽然老爷子登位之后,各地官员也在不断收拢流民,努力尝试治理。”


“但毕竟时间尚短,地方的资源有不如应天府,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有些地方,粮食储备不足,甚至还需要从其他地方支援,这样的情况如何发布大明宝钞?”


萧寒开口对着朱标问道。


“正是因为粮食不够,我们才有必要发布大明宝钞,大明宝钞定量供应之下,才更方便我们积累粮食啊。”


朱标理所当然地开口。


“你想的太简单了,在很多地方供粮不足的情况下,大家换不到粮食,会导致大明宝钞贬值,连带着正常的地方也受到打击的。”


“起码,我们要先能够在各地都修建并填满一个地方粮仓,才有资格推广大明宝钞。”


萧寒微微摇了摇头。


经济这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危机是可以传递的,在大明刚建国这种到处都是漏的情况下,把大明宝钞铺开。


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变成老朱版的大明宝钞,在落后的物流条件下,在大明宝钞崩溃之前,除了能让富商巨贾吃的满嘴流油,什么也做不了。


只可惜,老朱家的经济天赋着实有些不济,动不动就着急。


萧寒想着,不由得感到有些脑仁疼。


“那你以为,我们要如何才能快速把各地的粮仓填满呢?”


朱标看向萧寒,发问道。


大明的工部并不差,在各地修建粮仓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粮食这玩意,虽然是地里长的,但也不会突然凭空多出来,还得一点点种才行。


“嗯…”


萧寒沉默一阵。


“我大明现在之所以还存在大量流民,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土地,所以被迫流离失所。”


“而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大量土地,则是因为长期闲置,导致变成了荒地,以至于出现了地方看上去土地稀缺的情况。”


“而地方资源不足,却又无力进行大规模重新开荒,导致新的田地、农业政策推行缓慢。”


萧寒捏着下巴,分析道。


“此事,当如何解决?”


“若是土地本就不足,便是想要摊丁入亩,也难以做到。”


朱标眉头一皱,心下也是觉得有些棘手。


“哈哈!”


“此事简单,没有百姓没有土地,我们让他们去开垦便是。”


“开垦的过程中,百姓视为给朝廷做工,由朝廷提供粮食。”


“百姓只需在分到土地后最初十年,多交一点赋税便可,而朝廷,稳赚不赔。”


萧寒呵呵一笑,表情轻松。


虽然有些话说起来不那么中听,但事实便是如此,人口,向来便是资源的一种。


若天下百姓多而世家少,那么从本质上讲,这便是国家的上升期,资源多而人少,可以把饼不断做大,让国家持续繁荣,哪怕是一个平庸之君治理,也可以让国家继续进步。


只要不出现急功近利,以至于国家崩盘的情况,一切都可以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南北朝某些朝代,从开国皇帝开始便是荒淫无度,却也能坚持几十年的原因,因为大家资源够分,百姓还能活下去。


“好主意。”


“如此土地被开垦出来了,百姓有了土地,朝廷也不用硬生生吃下这个亏。”


“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有办法。”


朱标眼睛一亮对着萧寒赞叹道。


“不过,只是这样的话,好像并不能使我们大明快速富裕起来。”


随即,朱标又是眉头微皱,虽然这么看起来,大明朝廷不会赔,但是想要获得收益,还需要足足数年时间才行,如此,并不足以是大明快速繁荣。


“这个也不难处理,我们可以让百姓多开垦一些,将多出来的土地完全收归国有,建立朝廷屯田。”


“并且,我们还可以使用新的生产方法,让农业生产的效率更高。”


萧寒双眼眯了眯,喝了一口酒道。


“嗯…什么新的生产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


“难道说,你能很快拿出高产的作物吗?”


朱标眼睛又是一亮,期待地看向萧寒。


“高产作物我确实有办法.但是很快不行。”


萧寒嘴角微微一抽,他突然发现自己有点不知道怎么跟朱标解释农牧一体,提高能量转化率这个概念。


总不能,萧寒直接从能量守恒开始给朱标讲起吧。


“就是.嗯,变废为宝。”


“比如百姓在耕作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直接在地里烧荒当做肥料。”


“其实这个很浪费,采用新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实现农牧一体化,把那些秸秆青贮之后,作为饲料养牲畜,再用牲畜的粪便发酵成肥料,如此循环,来提高生产效率。”


萧寒整理了一下思路,对着朱标开口解释。


“嗯那为啥不直接让他们去吃草呢?”


朱标仰起头,有些疑惑。


萧寒:.


“我大明不是漠北,哪来那么多草养牲畜,但是我们种植的庄稼很多。”


“如果可以增加饲料,省下优质的材料,用来喂养战马,岂不是更好?”


萧寒开口解释。


“有道理,那么青贮是什么意思?”


朱标尬笑着看向萧寒。


“青贮.”


萧寒一拍脑门,这才想起,这门技术好像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机械用来把饲料搅碎。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南方地区一年多熟,收了一茬粮食,还需要赶紧种另一茬。


但北方地区,秋天收了要等春天才会继续耕种,反正收割又不能让老牛来,那个时候老牛闲着也是闲着,来给自己磨磨饲料也是很合理的。


这种事,百姓可能不好做,甚至世家想要做出来也不容易,但是对于朝廷开的屯田农场该是有机会的。


至于切碎改磨碎,会不会导致营养流失,这就不是萧寒管的事了,我大明朝管你是营养流失百分之二十还是百分之三十呢,能用就行。


“这事说起来有些复杂,简单的理解就是窖藏之后可以让饲料对于牲口来说更好吃,长膘更快。”


“让相同大小的土地上,能够产出更多粮食和牲口。”


“当然,这事不急,这样的操作是有失败的可能的,等荒地开垦的差不多了,再进行尝试用来提升生产效率,让我大明能够进行长久发展,延长我大明的上升期。”


萧寒随手夹了一口肉道。


“再者,做什么事都不能操之过急。”


“你就是太过于着急了。”


“现在的大明宝钞反响不错,那是因为仅仅是应天府。”


“毕竟,天子脚下,一国之都城,那要是连百姓都不相信,那大明朝的新政,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对于南方,以至于北方,都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不然,百姓对于朝廷信服程度不足,很容易适得其反。”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由百姓开始推广大明宝钞,乃至于全国通用的原因,而朝廷只要需要在宝钞供不应求之时,再发布一批出来的原因。”


萧寒又是看向思索的朱标,开口说道:“还有江南与浙东的官员,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毕竟,中书省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到江南与浙东,完全就是以你为尊,届时,便以江南与浙东,打开全国的交易市场,让百姓自主流通。”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本书开书以来成绩还算不错,为了回馈书友对本书的支持外加求一下12月的月票,现在开了一个月票抽奖活动,参与方法在书友圈,大家积极参与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等会再发布个花絮,一个我觉得很不错的视频,可以看看哟,而能看到这里的兄弟们,明白我最近的难处,能多发一点,我就尽可能的多发一点,拜谢!


(本章完)


第135章:老朱赏赐牛肉的用意,国力上升期的大明(二合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