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三章良性循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已经不在朝堂,扎根于学宫的孔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将文章写得锋芒毕露,很符合他孔丘之后的特性。


他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诸国举例,认为那时候的华夏国君相互结亲,结盟,最终还是伐战不止。


足足两百年不间断的征伐,由此一针见血的评论本都国王的乞求之言。


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好听,实际上一点屁用都没有。


当初大家都是签订盟约的,但连这些衣冠同袍都不能坚守盟约,更不用说本都王国这样的异族了。


纵观本都国王此人之前的言行,说话如同放屁。


他口头上的承诺,一文不值。


所以,孔鲋最终的观点是,斩草除根,绝不留后患。


但鲍白令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从“圣人不困乏其众”的观点出发,认为本都国王确实该死。


不过,因为他一个人的错误,不能因此而迁怒其他人。


毕竟本都国王只是本都王国的国王。


在他治下,还有数百万民众。


这样的国家,比之前的六国还要大上许多。


哪怕大秦在一统华夏的过程中,或许会对别国的军队赶尽杀绝,却从来不会对普通民众下手。


如果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的话。


这些百姓,都要杀掉么?


这种无意义的屠杀,完全没有必要。


反而,杀掉这些人,还会平白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所以,鲍白令的观点是只诛首恶。


在往后的版面中,其他学派纷纷登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仔细一看,所有人的观点居然都不一样。


比如说,名家的商皓公认为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在处理这件事情前,朝堂应该先制定一份日后管理本都王国的办法。


否则,现在的一切都是空谈。


墨家的观点,简直比儒家还要随和,认为百姓无罪,不应该为本都国王的错误背锅。


其中以科学院乌成的文章,最为惹眼。


乌成的文章非常直白,但煞气简直力透纸背。


他鄙夷了孔鲋又想当又想立的虚伪,又直言不讳的说鲍白令想要在本都王国搞奴隶制度。


将前面的人全部都喷了一遍后,乌成抛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便是本都王国的所有人都该杀。


那个国家的平民,连给大秦当奴隶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乌成如此极端的言论,大家都可以理解。


毕竟如果不是本都王国,他的独子也不会死。


不过,乌成的话大家可以不在意,其余人的言论,却值得重视。


要知道,在报纸上发表观点的,都是如今百家的大佬级人物。


这些人如今或许地位并不显赫,但朝堂的官员,大都是出自他们门下。


若抛开大秦学宫的因素,这些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极其恐怖。


在报纸发行的当晚,据说大秦学宫便举办了一场论辩。


祭酒孔鲋召集学宫的学子,针对此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孔鲋有言,言之有物的学子,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章,发在报纸上。


这个称不上奖励的规定的刺激下,学子们的眼睛都红了。


据说昨晚大秦学宫灯火彻夜未熄,各学院学子唇枪舌剑,论战得极为激烈。


他们的言论,将发表在明日的大秦时评之上。


不过,此时决议会的议员们将此事拿出来,放到议桌上讨论,并非是因为这场论战本身。


如今决议会的九位议员,无一老臣。


他们跟随赵昆一同成长起来,在朝堂锤炼许久。


或许在做事的手段上,这些人稍显稚嫩。


但是作为大秦除帝王外,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他们的政治智慧一点都不低。


所有人都知道,论战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在意的是,大秦学宫通过此事展露出的一种态度,一种迫切想要在大秦这座巨大的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态度。


为此,百家大佬们不惜以自己的声望为学宫背书。


他们甘愿通过自己个人的影响力,来推动大秦学宫在朝堂上的地位提高。


身为朝臣,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极为敏感的。


当初赵昆登基,虽然重新划分机构,设立了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但是在这个框架之外,大秦学宫和科学院也被单独列出,成为两个独特的机构。


所有人都不明白当初赵昆如此安排的意图。


开始时,他们还认为大秦学宫能够与地位极为重要的科学院并列,显然赵昆对学宫期许极高。


可是这一年下来,赵昆几乎从不入学宫,也很少过问有关大秦学宫的事情。


人们的这种猜测,才被渐渐平息。


没想到,面对赵昆的这种明显的冷处理方式,大秦学宫却不甘寂寞,主动搞起了事情。


随着大秦的报纸发行越来越多,报业发展极快。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舆论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甚至是武器。


大秦学宫汇聚了天下文华,他们若是想要掌控舆论,简直天生就领先其他机构太多。


在座的九位议员,基本上都是出自百家。


所以,此事一出,他们就被搞得很难受。


在朝堂上,他们九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有议丞之称。


权力到了他们这种地步,基本上已经到头了。


这个时候,尤其要理顺自己背后的关系,不能有丝毫惹人猜忌的行为。


没想到,他们的师长们,却给他们出了个难题。


比如叔孙通。


在大秦学宫之中,鲍白令是他行过拜师大礼的老师,而淳于越同样与他有师徒之实。


至于孔鲋,与叔孙通的关系也不错,颇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如今淳于越不显山不露水,鲍白令和孔鲋却非常活跃。


两人本已退出朝堂,地位超然,但为了大秦学宫,此时居然不惜在报纸上公开演一出撕逼大戏。


这已经不是拉下面子了,这完全是已经把自己德高望重了这么多年的老脸揭下来扔地上自己死命的踩。


做这场戏,就是为了让大秦学宫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除了文华声望之外的的影响力。


谁都知道,这场大秦学宫掀起的论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机。


毕竟,他们所说的事情,到底最后如何决定,还是要看赵昆的意思。


但是,那群老家伙们鸡贼就鸡贼在这个地方。


第六百三十三章良性循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