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二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明在天上飞,张飞在地下转。


黄月英在惊呼,庞统在艳羡,刘备和关羽在相视而笑。


马良觉得理所当然,蒋琬则是有些神往。


对几人来说,这个消息是实实在在的意外之喜!


汉亡一千七百年矣,然这些南中遗民的后代,依然认为自己是汉朝子民!


这群被后世称为佤族的汉民们,不知高祖不闻汉武,唯知诸葛亮一人矣。


孔明使劲拍了张飞胳臂两下才得以被放回地面上,头昏目眩间也只能交代一声:


“后切莫为之。”


庞统忍不住道:


“孔明究竟做了什么能收这些南夷汉民之心?”


从如今捋下来的历史中,孔明出发十二月返回,灭不臣,定南中,梳理古身毒道,置各地太守。


而且次年就要开始轰轰烈烈的北伐,直到最后一次病死在战场上。


那么这些佤族汉民所说的约定,只能是在平定南中的这一年所做的。


可孔明究竟做了什么?这也是其他人所好奇的。


【丞相对于南中的文治并没有留下太多文字,但胜在有口口相传。


即使现在去到当地,佤族人也会跟你讲述他们的祖先与诸葛亮的故事。


一代代的老人传下来了当初的故事:丞相平定南中以后,面对佤族祖先尽其所能。


选育良种,保存种子,农耕技术,造房之法,驭牛之法,植桑养蚕,纺纱织布。


这片奉行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不毛之地,就此被丞相引入了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堪称是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扶贫下乡。


同时丞相也懂得因地制宜,比如普洱这个地方,光照不强温度恒定,多雨且土质松散,很适合茶叶的推广种植。


丞相教授他们的种茶之法,让普洱茶闻名世界,直到今天现在,普洱茶依然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也由此,云南当地奉诸葛亮为茶祖祭祀。丞相也真正的做到了他隆中对中的“南抚夷越”这个策略。


后来罗贯中在演义中对丞相的南中之策总结的很好: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


“服其心而不灭其类。”刘备叹服。


“武帝御十万甲士亦未竟之事,成于诸葛孔明也!”关羽双目中赞扬之色甚显。


虽然这些讲的都是治理,但是在关羽看来,这便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如此前武侯祠的那副攻心联。”关羽是真的来了兴致,当场吟诵道: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孔明定是兵法大家也!”


关二爷下了自己的定论。


“哐啷!”


张飞扭头看去,只见庞统不小心将几案上的茶杯给打落到了地上。


张飞哈哈一笑,过去帮庞统捡起茶杯,然后拍拍庞统的肩膀:


“庞军师,你跟丞相可是齐名呢,勉哉勉哉。”


这差不多就是让庞统努力的意思,但只能招致庞统的大白眼:


你一个被亲兵谋害的统帅劝我勉哉?


看着茶杯中的茶叶,庞统又想起来身旁这个卧龙的茶祖称号,顿时喝茶的心思都没了。


耕种、筑房、种茶这些技艺算不得高明,庞统也算粗通。


但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些东西也能用来“服其心同其类”,能用来平一地之乱。


庞统心乱如麻。


马良则是双眼放光的认真抄写。


光幕中丞相的经验,他之后安抚的五溪蛮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用上?


而且,如今有了光幕庇护,定然没有了夷陵之败,他马季常也能做更多事情。


既然在荆州已经有了安抚五溪蛮的经历,马良猜到时候自然也免不了去南中走一遭。


这些俱是能够直接拿来便用的对策,对他来说是真有大用!


如此说不定千百年后此地在赞颂丞相修祠建庙的时候,白眉之像也能在丞相身侧从祀?


马良一边抄写一边嘿嘿直乐。


【正是因为丞相对南中的这些策略,一千七百年后班老王和班洪王的抗英才能那么坚决。


对他们来说,千年前的约定丞相在当时便已经做到了,他们的生活被改善,走出了蛮荒。


抗击英国侵略者,也不过是遵守祖先与丞相的约定罢了。


但咱们也都知道,英国佬向来是癞蛤蟆愣装小青蛙—长得丑来玩儿的花。


41年时候,佤族人一觉醒来发现,他们成英属缅甸人了!


英属缅甸与果党签订了“41年线”,将班老班洪两块地给卖了!


此后佤族人坚持斗争,全国各地人士也都持续的声援支持佤族人的抗争。


直到咱们建国后60年代才终于和缅甸重新划定边界,让班老班洪两地重新回到中国。


“班洪抗英纪念碑”如今便矗立在班洪,见证着这一段被丞相亲手开启的可歌可泣的抗争历史。】


第6章 二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