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聪明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乐文小说网] http://m.lw52.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前说动小五去枳县关注灾民,本是为了找百里长缨。
而为了解决灾民之事,起了个房地产项目,需要启动资金,自然便想到了严家。
他来听涛楼时,也并不肯定严家在做什么打算,之所以让小五排出那些甲士,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找个胆大的合作对象。
骑兵巡街,甲士列队,更大的作用是为了吓唬听涛楼严掌柜。
不是为了借钱,而是想让严家人认为,顾成的手下有可能要对严家下手,让严家惊惧之中产生点动静。
无论严家人会有什么动作,有‘严纲诈降’带来的先入为主的恶感,再加上小五现在谨慎的心态,估计严家的任何行为小五都会认为可疑。
那么便能想办法忽悠小五与他们产生点冲突,然后一步步紧逼,直到将严家完全逼反。
如果严家完全没动静,那他就以抵押百里别院为由头,制造点动静。
但没想严掌柜表现得这么着急,连半天筹足三千贯都敢答应,显然想赶紧将自己和小五送走。
听涛楼的细微震动,绝不是风带来的。
只要是坐过地铁的人,都能清楚的知道,只有地底有动静,才会有这种细微震动。
那种震动,意味着听涛楼旁边的宅院在挖掘地底!那个凹洞附近昏黄的江水,已经能说明那个洞肯定有问题了!
这么说来,严家本就在谋划夺城!
正是因为隔壁宅院有行动,所以严掌柜不想让顾成手下的人在这里久待,所以他才连半天筹够三千贯现钱都敢答应!
那就先让他们搞……百里长青不打算现在告诉小五这事,毕竟严家现在大概只是在宅院里挖洞,这可算不上什么事儿……
他要让严家坐实叛逆,再让小五抓人。
原本百里长青还打算以借钱的名义栽赃陷害,但现在既然严家自己要作死,那便由得他们去!
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出乎百里长青的意料。
严掌柜拿走了地契,分别借了其他几家一些钱,凑足三千贯。
足足装了四辆大车,当晚便送到了别院门口,算是向百里长青放了这个低息贷款。
百里长青也不客气,他正好需要车马,便连车马都一起借了,那严掌柜竟然也痛快的答应了。
……
次日,顾成攻占江阳的消息传了回来。
江州并没有什么欢庆之声,这江州上下还并未对顾成有太多的认同感。
只是郡内属吏,以及小五和百里长青都面有轻松之色。
江阳已破,张绩在攻涪陵,江州两面都不再有敌人了。
现在就算严家隐藏着部曲青壮有什么阴谋,也已经无济于事,因为顾成很快就会回军的。
这意味着严家大概率不会生事了。
而住在江州城外的王义,听闻消息后却突然明白了什么。招呼家仆将库内所有陈粮全都装上马车,遣管家到百里别院求见百里长青,告知自己已经做好准备。
下午,李丰的文书也发了回来,眼下顾成已准备与陈朔合兵一处强攻符县,待将军械送达交付之后,李丰便能脱身返回。
王栋的书信想必是第一时间便快马传到了李丰手里,听闻枳县有数万百姓无家可归,李丰也是紧张,文书中多有焦急之意。
刘三也从枳县回来了。
百里长青派刘三去枳县,自然便是交代刘三,借着王栋整理户籍之时找到百里长缨。
这事百里长青并不想让小五知道。
因为小五肯定会将自己做的一切全都告诉张绩。
而张绩知道了,那顾成就一定会知道。
以顾成的脑子,以及他对刘堂的看重……
百里长缨还活着的事儿,最好别让顾成知晓,要不然百里长缨多半会成为人质,自己和刘堂就完完全全被顾成拿捏了……
而王栋此人对这些并不了解,也就不会关心这些,自然不会当成什么要紧事上报。
为了结个善缘,在重建枳县时谋个股份,王栋反而会积极的帮着找人。
刘三表示,长缨已经找到了,正在枳县城外的一处草庐,与一个老妇一起生活。
只是,百里长缨根本不认识刘三,为免横生事端,刘三便只记下了地方,然后先回来汇报。
找到人了便好,百里长青已经很满意了。
而且,本来自己就要再次去往枳县。
刚好王义的管家到了别院,便让这管家去邀王义一起动身。
王义来得很快,一个时辰便过来了,显然早就等着的。
但这次王义倒是没有再单身骑马前来,而是带了许多家仆,驾着数十辆大车。
车上都是粮食,是王义紧急筹备的几千石陈粮。
虽然不多,但已经能解枳县燃眉之急。
除了装粮食的车,还有一些是空车,那是准备到枳县运送砖石土木的。
甚至还带了家私被褥,看着像是要搬到枳县去住一般。
“真是个聪明人……”百里长青感叹着。
这王义明显也是看出来了,江州早晚会被顾成门下各族占据,枳县才是他们这些百里家臣未来最好的居住地。
这一天半时间里,百里长青已经让郡曹属吏先弄出了一批图纸——简易的方正木屋,只能用于遮风挡雨睡觉的那种小木屋。
“枳侯是要先修这些排屋?”王义倒是能看懂图纸:“这么简陋的屋子……”
“总得先让那些民工有地方住吧……还要搭几个大点的棚子,用来堆放材料。”
百里长青唤来刘三,让他带王义的仆人将自己刚得来的四辆大车也一起驾走。
随后爬上王义的马车:“边走边说吧,这工程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
随行的小五骑着马在指派人手,让他们先驾小船拿着安民告示去通知王栋做好准备。
那是百里长青让郡曹准备的安民告示,上面写的,是主公顾成怜惜百姓,要为枳县百姓重建住宅。
第十八章 聪明人[2/2页]